News

5月16日,上海银行即将发行2025年第一期科创债,发行规模为50亿元。据中国货币网公开信息,截至5月14日,已有9家银行发布了2025年第一期科创债相关发行公告,其中有8家银行已完成发行,分别为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杭州银行、渤海银行。上述9家银行科创债合计发行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自中国人民银行5月7日宣布降准降息后,银行理财市场的调整随之而来。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近期,唐山银行、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等机构纷纷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公告,部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幅度超过100个基点,下限低于2%。
沪电股份在超高密度集成、超高速信号传输等方面持续加大技术和创新资源投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场上相关高阶产品的产能供应并不充裕,公司近两年已加大对关键制程和瓶颈制程的投资力度,预计2025年下半年产能将得到有效改善。
日前,《证券日报》记者对话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汤欣和北京金融法院审判二庭法官周易,通过“六问六答”剖析当前中小投资者维权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业界期待中小投资者保护的法治基础更加健全,更加有力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近期,A股市场并购热潮涌动。5月13日至14日,十余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并购公告,不仅为资本市场注入强劲活力,更折射出产业升级与战略转型的深层逻辑,凸显出当前A股并购市场多元化、专业化的发展特征。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2025年1月份,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提到,“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监管部门多批次推出的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政策是促进该方案具体落地的重要措施,可以引导保险资金等更多中长期资金流向资本市场,也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5月份以来,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市场预期改善,机构正加速掘金产业机遇。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有317家A股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机械设备、医疗生物等行业成为机构重点调研领域。     从单家公司调研情况来看,百济神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济神州”)接待256家机构调研,位居榜首,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南电路”)、福建恒而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细分领域龙头吸引超百家机构 ...
2023年9月4日,《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实施一年多来,监管部门“严”字当头,持续强化独董监督效能,压实独董履职责任,上市公司独董面貌焕然一新,公司治理日渐完善。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重点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支持科技创新,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健全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以及完善科技金融生态等七个方面内容,凝练了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